一片粽葉,裹入縷縷情思;一把艾草,滿是憧憬希望。今日端午,在吃粽子、賽龍舟、飲雄黃、憶先賢之余,讓我們跟隨天壇65周年廠慶的鏡頭,回望上世紀六、七十年代的北郊風采。
第一期我們講到,天壇家具的前身北京市北郊木材廠1956年成立,經歷初創期,成為專一生產鋼木結構家具的工廠。
到了60-70年代,北郊木材廠再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,李先念同志的到來和中央警衛團8341部隊的進駐,深刻地影響了我廠的改革發展。
1968年,李先念同志來到北郊木材廠,與8341部隊一同調查研究,幫助我廠精簡機構,引進先進技術,帶來發展資源,全面解放了生產力,北郊木材廠成為北京著名的“六廠二校”典型單位之一。
1968年夏秋,毛主席親自聽取“六廠二校”的匯報并對其經驗進行批示,中央按照毛主席的批示,將其經驗批轉全國。
其中,“六廠”是北京北郊木材廠、北京針織總廠、北京新華印刷廠、北京二七機車車輛廠、北京南口機車車輛廠、北京化工三廠;“二校”為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。
李先念調查了“物資調撥”、“工廠協作”、“財務管理”、“稅收辦法”等方面的制度,對不合理的規章條例全面革除,并指導北郊木材廠進行財稅改革。同時,保證工人工資和勞保福利,提出工人要“勞逸結合”,建立起“工間休”制度,有力保障了廣大工人群眾的利益,受到廣泛歡迎和好評。
中共“九大”后,李先念還將北郊木材廠作為聯系點,帶領財政部、勞動部6次進廠調查,持續幫助改革不合理規章制度。
方圓桌生產實景
李先念多次強調要重視技術,提出使用“釘槍”代替“手掄錘子”的落后手法;對鋼材制件生產加工提出引入“沖床”,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;同時,傳達了周恩來總理關于檢驗需要專人負責的指示,設置廠級專職檢驗員;還協調外貿部、財政部幫助廠里解決鋼材短缺問題。
在李先念的帶領下,北郊木材廠通過技術革新、設備改造更新,產品生產效率和質量大幅提升,在滿足國內家具需求的同時,開始主動拓寬向港澳地區的出口。
6805圓桌原稿設計圖
1968年10月12日,天壇牌6805-1電鍍圓桌設計成功并投入生產;1969年,天壇牌6902全軟電鍍折椅設計完畢并投入生產。
1973年,許多國際客戶慕名而來到北郊廠訂購鋼木家具。1974年,我廠進入機械化、半機械化時代,經典的7469電鍍折椅光榮問世,一舉成為世界單品家具銷量最多的產品。
李先念為北郊木材廠題寫廠名
李先念在北郊木材廠進行的一系列改革,為我廠制定了更加適合生產經營的制度,創新了產品種類和生產方式,為北郊木材廠的后續發展指明了方向,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據統計,北郊木材廠成為李先念同志在建國后,下基層時間最長、次數最多的地方。
不忘來時路,薪火永傳承。天壇家具一路走來,每個發展階段都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支持和幫助。這也是天壇作為國有企業永恒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進入新時代,天壇家具仍不忘初心,守正出新,正在用65年光輝歷程譜寫新的輝煌,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!